在12年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中,她幫助11名涉罪未成年人回歸社會;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性家庭教育指導200多人次;為涉案困難家庭提供法律援助、司法救助和心理救助100多人次;首創“向陽花”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品牌;全疆首個“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”負責人、“紅姐說法”家庭教育普法欄目主創人……
她就是塔城地區沙灣市人民檢察院“向陽花”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主任張紅娟,學生、老師和家長們都喜歡叫她“紅姐”。
“為每個家庭、每一所幼兒園和學校帶來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以及對未來的美好預期,這就是我的內在動力?!眲倓偒@得2022年自治區家庭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的張紅娟這樣說。
在辦案過程中,張紅娟經常接觸形形色色的“熊孩子”。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后,張紅娟發現,叛逆和桀驁的“面具”后,是一顆顆因“問題家庭”受傷的心靈。
她自費10萬余元,利用業余時間報名參加了“意象對話心理咨詢師導師培訓班”,用專業知識,不僅將未成年人特殊檢察制度落實到辦案的每一個環節,更是將對未成年人的關愛衍生到了案外,對走不出傷害的孩子,進行心理救護,幫助她們開始新的生活。
2020年7月,小義(化名)因涉嫌犯罪由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。張紅娟受理此案后,對小義開展心理疏導與測評,通過社會調查了解其成長環境、家庭狀況。她發現,小義的父母不依法履職、監護缺位是導致小義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張紅娟意識到,面前這個“熊孩子”,也是因“問題家庭”受傷害的孩子。她向小義的父母宣告送達了“督促監護令”,開展家庭教育指導,督促其加強對孩子的關心教育。
經過跟蹤考察,小義能認真接受矯正和教育,在思想及實際表現上有了良好轉變。其監護人積極配合,親子關系有了很大改善,2021年8月,沙灣市檢察院對小義作出不起訴決定。
“療愈涉罪未成年人‘心疾’,要從原生家庭找‘病原’?!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》實施后,張紅娟在工作中更加注重家庭教育的宣傳和督促。
在她的呼吁和努力下,2022年2月,沙灣市檢察院會同市婦聯、關工委、公安、法院、教科局等六部門聯合成立了全疆首個“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”,為全市中小學生及家長講法治課和家庭教育指導講座120多場次。會同沙灣融媒體中心制作推送《紅姐說法》26期。
除了在給沙灣市各中小學錄制的普法課件中,加入專屬家長的“課堂作業”外,張紅娟又依托“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站”,以檢察開放日、“好媽媽”主題培訓等方式,邀請孩子和父母一同到工作站參觀學習,傾聽孩子的呼聲,引導父母如何“依法帶娃”。
2022年3月,在辦理一起涉未成年人案件時,張紅娟發現涉案未成年人和其父親關系非常緊張,雙方甚至無法進行正常溝通。
在她的多次溝通下,該家長表示愿意以心理咨詢的方式,接受家庭教育指導。在專業心理咨詢師的引導下,該家長在潛意識狀態下度過心理危機,釋放了積壓在心中的焦慮。
“我的心情很復雜,既對孩子生氣,又對自己自責,我得先學會作合格家長,再去培養孩子健康成長!”聽到該家長說出的肺腑之言,張紅娟格外欣慰。
檢察機關開展家庭教育指導,能夠為家庭教育注入專業司法力量,提升家庭教育的“法治含金量”,實現從源頭上有效遏制未成年人違法犯罪、保護未成年人免遭侵害的根本目的。在“護蕾”之路上,張紅娟依舊步履鏗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