切實保障元旦春節期間困難群眾基本生活
新疆平安網訊 日前,自治區民政廳印發《關于做好2023年元旦春節期間困難群眾救助保障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要求各地全面落實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、進一步加大臨時救助力度、加強特困人員日常照料和健康服務等工作,保障困難群眾“兩節”期間基本生活無憂。
《通知》強調,各地民政部門要全面精準落實各項社會救助政策,優化經辦程序,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低保等救助保障范圍,做到應保盡保。要積極主動與財政部門溝通銜接,推進各類救助補助資金撥付和發放,確保每月15日前將當月低保等各類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發放到位。要加強與當地發改部門銜接,密切關注、綜合研判物價波動情況,按規定及時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,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物價上漲影響。
《通知》指出,強化急難救助,對因疫因災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性困難的群眾,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,做到凡困必幫、有難必救。加強對感染重癥、危重癥困難群眾救助,防止因病致貧返貧。落實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,提高救助時效性。健全縣級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,對存在重大困難的群眾,按照“一事一議”的方式加大救助力度。同時,根據困難群眾供暖方式和困難程度,加大對困難群體取暖補助力度,并采取發放取暖煤和棉衣、棉被等御寒取暖物資等方式,幫助困難群眾溫暖過冬。建立健全“救助+慈善”機制,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取暖幫扶。
《通知》要求,各地要加強特殊困難群體探訪關愛。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,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幫助解決就醫用藥等實際困難。督促照料服務人履行委托照料服務協議,照顧好特困人員日常生活。因疫情導致照料服務人無法提供照料服務的,及時指定其他人員做好照料服務工作。指導所在村(社區)適時對老年人、殘疾人、未成年人等特殊群體開展上門探視,協助購買儲備生活物資,并保持溝通聯絡,確保特殊群體有人照護、有人幫扶。
民政廳要求全區各級民政部門,組織村級民政協理員等工作力量,集中開展“走村入戶訪民情”活動,強化對低收入人口的預警監測和常態化幫扶,暢通社會救助渠道,做到困難群眾求助有門、受助及時。持續深入開展“寒冬送溫暖”專項救助行動,做好父母雙方均就地過年的留守兒童摸排和關愛服務工作,確保困難群眾歡樂祥和過節、安全溫暖過冬。